今天是: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时间:2016年03月21日作者:谢斐然 【字体: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喜马拉雅山脉西部最高峰,纳木那尼峰下的冬季牧场
 

    阿里是美丽的,最艰险的地方往往有着最惊艳的风景,阿里是神秘的,也是神圣的,这里缺少人类的足迹,却也没有阻止人类脚步,这里有湖泊、山峰和古老的寺庙,湖泊静谧清澈,山峰直插云霄,在这触手可及的天际雪域,似乎闪动着佛光禅意,晴雨变换、干燥缺氧、物质匮乏、生死难测,一切的磨难没有阻挡作者的脚步,而是把自己的内心渐渐放大,处之淡然,又把自己的内心渐渐缩小,敬畏自然。
  《雪域阿里》这本书是一首关于守望,关于因果,关于人生的诗,阿里是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。有人说不到阿里就没有去过真正的西藏,而《雪域阿里》的作者谢恩主将三年的生命献给阿里,在这三年漫长孤寂的岁月,发生了多少难以忘怀的故事,这些故事都成为生命中闪着灵光的记忆,使人读之珍重生命,理解西藏。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札达县托林镇风光
 

    初识《雪域阿里》的作者谢恩主老师,缘于一次关于西藏的讨论。他没有一点架子,有些许藏民的憨厚朴实,像一位老大哥。倒是说起援藏的那段经历,令我听得入迷,他总说,在西藏待过的人都有点像藏民了,寡言又真诚。谢恩主老师送了我这本《雪域阿里》,每到夜晚翻读,心总是能静下来,让人忘却俗世的纷杂,只想亲自去到这世界屋脊上的屋脊,体悟人生。
  谢老师跟我聊起写这本书时告诉我,阿里有很多很美的地方,那种美这世界上任何华丽的辞藻在其面前都是苍白的,但是很少有人见过这样的美。他作为援藏干部在阿里驻守三年,很多援藏干部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,默默无闻的为西藏发展做了很多事情。有些援藏干部一待三五年,还有一些援藏干部在援藏结束后便不愿离开那里,选择继续留在西藏,一待便是一辈子。听到这样的经历令我颇受感动,一个地方的魅力也就在于有那么一群人真心的希望它越来越好,自然给予了他们,他们回馈给自然。

 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象雄艺术节上牧民们飞马竞技
 

    这本书笔者反复读了几遍,本以为里面会有很多描写壮美风景的句子,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样的虚词在书中鲜有。感觉在阳光下,一位前辈在徐徐的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,语言平实得就如同作者本人的行事作风。但是故事中又有充满了奇幻的故事,野狗当“交警”、棕熊“做客”、人狼“对峙”……这些高原精灵们既有意思,又有些残酷。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,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成了一大课题,高原的动物自有高原的灵性,故事中有震撼有感动又有趣,实在精彩。
  除了这些充满灵性的动物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然是阿里的人,藏民的淳朴可爱,衣食住行甚至喝酒吃肉都是有自己的规矩,又有些别样的妙趣,作者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记录了很多有意思的瞬间,也看到很多藏民的不易,除了绝美的风景,阿里人自然与贫穷、落后、疾病作斗争。而作为援藏干部的谢恩主抱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极尽所能地去帮助这些阿里的藏民,从自身的工作出发,他以一个党员的原则去要求自己,更以自身对生命的同情与大爱去发自内心的关怀这些藏民。当我看到他想到自己没有时间去陪伴女儿而留下眼泪的时候,我发自内心地敬佩共产党干部的这种牺牲自我的精神。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下乡路上车辆经常抛锚
 

    在极其恶劣的生活环境下,援藏干部苦中作乐,蔬菜大棚里蒸桑拿、种草种花,而面对去阿里这样的生命禁区的任务,作者也是积极报名,将人生的苦看作一种磨练,磨练的正是作者作为一个党员一个人民公仆的决心和意志。
 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“一带一路”的宏伟战略,这一战略将中国与中亚、中东乃至欧洲连接成线成片。从战略到落地,正是有一批像《雪域阿里》书中描写的那些人民公仆。对于祖国的未来、对于西藏的美好、对于阿里的建设,正是无数个平凡的“孔繁森”,无数个像作者这样的普通援藏干部,将人生中最青春的年华,甚至将生命都献给了这一片美丽的土地,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感受到党的关怀与帮助,让西藏和阿里更美好。
    谨以此篇,向《雪域阿里》的作者谢恩主老师致敬!

 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羊群排队站立,让主人挤奶
 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赛马节上男人们比拼力量
 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阿里夏季草原风光
 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喜欢奔跑的藏野驴
 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夏季里藏族同事在加木河边过林卡
 

天上阿里 地上人生——读《雪域阿里》有感

西藏最大、海拔最高的碧湖,扎日南木错
 

 
来源:中国网 编辑:xyxcw
 
文章热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