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
陕西日报:让群众走进文化的魅力世界——乾县文化馆馆长齐旭峰的故事

时间:2016年06月01日作者:佚名 【字体:

让群众走进文化的魅力世界——乾县文化馆馆长齐旭峰的故事
 

     在乾县,齐旭峰官不大,可知名度不小。这个一头乱发、个子不高的人,为何有名?原因就在于他耗费近20年心血,不仅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文化馆连续四届跻身于国家“一级文化馆”行列,更让60多万城乡群众享受到难计其数的文化大餐。他本人也摘得2015年“中国文化馆榜样人物”桂冠。 

    “我要当文化馆馆长” 

    说来,齐旭峰当乾县文化馆馆长,颇具轰动效应。1997年,在县委宣传部任副科级宣传员的齐旭峰,得知文化馆馆长的位子空缺,立马向宣传部长提出:“我要当文化馆馆长!”“啥?你没发烧吧,馆长没级别,你要当,副科级就丢了……”“丢了就丢了。我一直爱写爱画爱唱歌,天生当馆长的料,就爱干这事,干不好,你罚我扫厕所!” 
    此举不仅宣传部长吃惊,亲朋好友也都反对,但他力排众议,毅然决然地走马上任了。 
    尽管早知道文化馆杂乱,可走进门,仍出乎他的想象:楼下是歌厅、澡堂;楼上是游戏厅、影楼、镭射影院,垃圾遍地都是,嘈杂不绝于耳。 
    一摸馆员的底,他倒吸一口凉气。22名馆员,三分之一是非文化专业人员;不少专业人员想干事,却无业务可开展。“非下硬茬不可了!”于是,他按照戏剧、书法、舞蹈等设置了11个岗位,定出职责、任务和奖惩办法,实行岗位聘任制。这无异于捅了马蜂窝,有的说怪话,有的撇凉腔,甚至还有骂娘的。齐旭峰硬是顶住了。 
    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一天,他进门被人挡住:“我要上班!”齐旭峰一看,此人叫黄戈,是乾县有名的“惹不起”。原来,黄戈接父亲的班,关系早办好,但文化馆拒不接收。看齐旭峰犹豫,黄戈说:“你放心,只要能上班,当牛做马都成!”齐旭峰听黄戈说得诚恳,接收了他。 
    不久,一件事让大家对黄戈刮目相看。有天中午,突降暴雨,雨水灌得院内地基塌陷,情况十分危急。黄戈和妻子运来砖块沙土,围在塌陷四周,防止了一起灾害发生。事后,齐旭峰给黄戈奖励了200元。此事在文化馆引起不小震动,许多人说,连野马都能挽上笼头人,把谁治不下?齐旭峰推行的岗位聘任制,出乎意料地顺利进行下去。 
    齐旭峰说,当初让办歌厅、游戏厅等等的老板腾地方,自己想了个奇招,就是办了一场书画展,当时壮观极了,从全县各个角落征集的300多幅作品,挂满文化馆的楼道、走廊,参观者天天爆满。不少人指责那些老板说,文化馆办展览没地方,你们占着,真好意思!这次画展,不仅给以后轰轰烈烈的群众文化活动拉开序幕,也给长期占用厅室的老板们下了逐客令。
    乾县文化馆终于在阵痛中蝶变。他们争取上级资金把22间厅室分别建成舞蹈、摄影、文学等各类活动室、展览室后,齐旭峰还别出心裁,把乾县的大事记、历史名人录、现代名人字画以及二十四节气等展示在每层楼道墙壁上,并将所有文化活动厅室全部对群众免费开放,这比全国提倡免费开放文化馆早了近7年。

   “打铁先要自己硬” 

    首场书法展,让齐旭峰看到群众对文化活动渴望的同时,也看到自己书法才艺的不足。打铁先要自己硬,于是,他苦练看家本领。 
    为了把歌唱得更好,他买来歌唱名家的磁带,一遍遍模仿吐字发音、气息控制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每次下乡演出,他一展歌喉,掌声雷动,群众多次给他披上红绸被面…… 
    在书法上,他仔细钻研王羲之、王献之等大家的碑、帖,体会其中的韵、骨、神,还于2001年在中国书协研修班深造,拜师文怀沙、沈鹏等当代名家,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。其书法作品先后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、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、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艺术展,还获得文化部颁发的“群星奖”。 
    副馆长杨志英说:“齐馆长的书法水平,在乾县名列前茅,在他带动下,在县上支持和大家共同努力下,乾县喜爱书法的人越来越多。近10年,全县共办各种书法展100多场次,成立了8个有影响的书院和学会,书法爱好者达3000多人,有11人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,23人加入省书法家协会。” 
    齐旭峰说,要把文化活动办到群众心坎上,就要知道群众究竟需要什么。2001年,广场舞在乾县悄然兴起,齐旭峰敏锐地意识到,这是一个集锻炼和情感释放的有效载体。于是,他加快培训舞蹈干部,派到各广场,免费为群众辅导,组织竞赛。如此,参与的人越来越多。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乾宁说:“广场舞跳热了群众,也跳热了县委。2012年‘七一’,县委决定把党员表彰大会和广场舞大赛合办,当时,参赛的30多支队伍计3000多人,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,围观的群众超过了10万,场面那个壮大,群情那个振奋,把党员表彰大会推向了高潮。” 

    告诉你“种文化”的秘密 

    今天,乾县的群众文化活动,从县城到农村,到处都是“姹紫嫣红百花放”,何能如此?齐旭峰告诉大家个秘密,就是发展辅导员,把文化“种”到基层。 
    灵源镇退休教师张显庆,到文化馆请教散文写作时,和齐旭峰不期而遇。聊天中,齐旭峰发现他在村里有威望,也热心,就鼓励他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。张显庆回去后,立即筹办农民书画展,结果上至耄耋老人,下至豆蔻少年,都拿作品来参展,邻县的书法爱好者也来展示才艺。当时作品挂满展厅,参观者摩肩接踵,大获成功。 
    张显庆的积极性更高了。 
    “我组织活动不要报酬,常常还掏腰包给参与活动者买烟、买茶叶。人生在世,不图荣华和富贵,活个人生好品味,一下感到自己有价值了!”有齐旭峰的支持,张显庆每年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下15次,参与群众近万名。如今,灵源镇就有13支舞蹈队,9支锣鼓队。 
    像张显庆这样的辅导员,全县有63位,他们在各个角落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,形成“一人带一片,小片连大片”的辐射效应。现在,除了下雨,每天在县城及农村大小广场开展活动的文化组织多达40多个,参与群众2万多人。 
    “利用社会力量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,一举两得,巧中取胜,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”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洪济龙对乾县的做法如此评价。 
    为让“种”下的文化开出更多、更艳丽的花朵,齐旭峰2010年推出“农民才艺秀”展示。“文化馆搭台,鼓励村民会啥就表演啥,我们和他们一起表演,场子很快就热了,扭秧歌、说快板、唱秦腔……60多岁的老头、老太太都上台哩!”文化馆舞蹈干部周亚妮说。“这样的活动办进村民心窝窝,他们可喜欢了。”齐旭峰还想出各种激励政策,鼓励馆里的文艺骨干下乡辅导“农民才艺秀”,此活动在20个乡镇很快铺开,每年参加的农民多达15万人次。 
    人气爆棚的不仅仅是“农民才艺秀”,还有“广场活动舞乾州”“文化讲堂惠乾州”“群众书法美乾州”“蛟龙转鼓响乾州”“弦板声腔传乾州”等,这些已形成了乾县群众文化活动的闪亮品牌。(陕西日报 记者 张丹 齐卉)

 

 
来源:本站原创 编辑:admin
 
文章热词: